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信息 > 图片新闻
  3. > 正文

旧貌换新颜,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来源 阿合奇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2-18 13:21 阅读

政府帮咱搬迁的新家,不仅环境好、条件好,生活还十分便利。当了一辈子牧民,我做梦都没想到如今能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坐在敞亮的新房里,55岁的麦尔开其村村民塞坎·吐尔逊感慨道。新年伊始,走进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麦尔开其村移民安置区幸福家园小区,道路整洁宽敞、楼房整齐划一、群众喜笑颜开,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画面映入眼帘。

图为:干净整洁的幸福家园小区

据悉,移民安置项目累计投资3.77亿元,20229项目进入到实施阶段。在充分尊重广大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审慎论证和多方协作,202410月安置区幸福家园工程建成投用。政府护航的幸福专列搭载着3721598位麦尔开其村移民群众搬迁至此,像塞坎·吐尔逊家一样,由此过上了崭新生活。

图为:“幸福专列”作别旧村庄,驶向新生活

以前习惯在炕上吃饭睡觉,孩子们学习也没有想过买书桌,现在政府给我们每家每户都免费发放了床和桌子,大家可以吃饭上桌、睡觉上床、学有课桌,饭后还能跟朋友在小区广场散步溜弯,在活动中心里打牌看书,别提有多高兴了!村民吾热木托依·阿布提说,大家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都铆足了劲,想在这新家园里,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图为:吾热木托依·阿布提一家在新居里其乐融融地看电视

为帮助搬迁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尽快适应新环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整合各方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促使搬迁群众生活方式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从大通铺到新木床、从牛粪炊烟到新式厨房、从席地吃饭到崭新餐桌、从20公里外的课堂到距离不到2公里的学校、从路途遥远的卫生院到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圈......文明新风尚点亮了幸福家园的每一个角落。

看着眼前的变化,麦尔开其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珠玛古丽·马坎内心升起了一种莫名的幸福感。移民搬迁政策好,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小区里,周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大伙儿干啥都方便。当了13年的村干部,珠玛古丽·马坎直言麦尔开其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图为:搬迁群众在新居里一边聊天,一边享用午餐

移民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世居的大山到如今的家园,以放牧为生的村民如何适应新生活,收入如何保障,日子如何过得更好?对此,村党组织在州委、县委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种草、养畜、还田、增收的发展思路,聚焦农业产业四个百万工程,就近打造规模化人工饲草料地、现代化标准化集中饲养圈舍、大型机耕服务队伍,实现牲畜养殖从周期长见效慢提质增效、科学养殖。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5万元,为村民分红8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023元,增长12.3%,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

图为:麦尔开其村现代化标准化集中饲养圈舍

我家里现在有50多只羊、40多头牦牛、15匹马,牲畜数量比之前多了近三成。谈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村民艾尔肯·朱马力一脸满足地说。自搬迁过来以后,艾尔肯·朱马力在家门口便能实现机械化种植、规模化养殖。离家近、支出少、收益多,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艾尔肯·朱马力说。

图为:老人在新小区里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搬出世居的大山,离别眷恋的土地,拥抱幸福的生活。后续,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麦尔开其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党建引领,以两个牵引为目标,持续深化产业发展,引导小商品经济产业走出去,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模式,构建耕、种、管、收、销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成果,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袁永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b720d8439721430c9b14d93661bc37e4
dd5f6725552d402bb3bc90c2874e9a41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