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走进阿合奇 > 发展及专项规划
  3. > 正文

阿合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阿合奇县发改委 发布时间 2018-09-12 11:09 阅读


阿合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阿合奇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六年四月




前 

第一章 立足新起点的发展基础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面临新常态的发展形势

第一节有利条件和机遇

第二节制约因素和挑战

第三章 明确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总体思路

第三节基本原则

第四发展目标

第四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一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二节提高反恐维稳能

第三节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第四节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第五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第六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八节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

第九节加强公共安全和国防建设

第五章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第一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二节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第三节着力培育工业主导产业

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六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加强交通互联互通设施建设

第二节大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第三节加快能源电力建设

第四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七章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第一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节实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

第三节实施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

第三节健全精准扶贫工作保障机制

第八章 全力打造民生示范县

第一节强化就业第一目标

第二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第三节推进健康阿合奇建设

第四节加强城乡住房保障

第五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节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工作

第七节保障妇女儿童基本权益

第九章 加快文化强县建设

第一节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第四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五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第十章 统筹空间规划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第二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十一章 建设生态宜居新边城

第一节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节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

第三节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第三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十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二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三章 扩大开放,深化援疆

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节深化对口援疆工作

第十四章 强化规划实施

一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阿合奇县加大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补齐短板的攻坚时期,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更是阿合奇县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及集全国、全疆之力支持南疆发展的有利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打造民生示范县、民族文化名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生态宜居新边城,建设平安、发展、美丽、开放、幸福阿合奇的战略机遇期。紧密结合阿合奇县实际,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内外环境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全面分析阿合奇县“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阿合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阿合奇县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新挑战,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纲要》主要阐明阿合奇县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阿合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立足新起点的发展基础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阿合奇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阿合奇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十二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稳定形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坚持“教育是中心,民生是重点,增收是目的,解放思想是根本”的工作思路,把握和应对改革、发展与稳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团结和谐、繁荣发展、文明进步、生态良好西部边境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5852亿元,年均增长17.3%;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476元增长到19225元,年均增长17.8%;地方财政收入0.91亿元,年均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717亿元,年均增长15.97%,五年累计4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年均增长16.43%。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实现工业增加值1.0479亿元,年均增长110.6%;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民族风情、河谷旅游特色彰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8:18.7:64.5转变为11:22.8:66.2

——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培植工作,涌现出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显著带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规模化特色养殖、设施农业和白皮大蒜、胡麻、青稞、戈壁沙棘等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无公害标准化种鸡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2亿元,较2010年增加1.34亿元,增长1.7倍,其中:其中农业占18%、林业占1%、畜牧业占53%。以水能、太阳能发电产业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已入驻企业4家,成为产业带动就业的重要载体,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游客服务中心改建提升工程完成,柯尔克孜民俗文化村建设稳步推进,猎鹰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百名党报老总看阿合奇”“无锡援疆杯”旅游宣传、猎鹰文化节、诺肉孜节、玛纳斯文化节、居素甫玛玛依老人寿辰庆典等系列活动,使柯尔克孜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佳朗奇新城建设已成规模,老城区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县城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拓展,截止2015年底,县城建城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比2010年扩大1.3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3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9.8%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4%,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的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或开工建设,别迭里水电站建成投运,县城供水改扩建二期工程建成运行,佳朗奇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完成,供热、燃气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供热满意率达98%;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解决农牧区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全县95%的行政村通油路;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的目标。以打造宜居生态县城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以戈壁沙棘为主栽品种的戈壁荒滩造林及退耕还林,到2015年,栽植戈壁沙棘4万亩,挂果0.6万亩,并实现了有机认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3%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政府引导、宣传发动、技能培训、组织输出、跟踪服务”五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实现了大中专毕业生零待业、有就业愿望人员较充分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23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7483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城镇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城乡困难群众486314121人,供养五保老人219。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得到缓解,五年共建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3549套,棚户区改造房819套;安居富民房2636户;定居兴牧房3373户,扎实推进民转居工程,有序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大力推进“三业一出”,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减轻就学、就医负担等,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0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2元,比2010年增长3倍多,年均增长24.77%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行育扶贫工程,城乡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双语教育和基础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认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底,全县有幼儿园8所、初中1所、小学7所(双语教学),全县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附加医疗制度和重大疾病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卫生技术人员从303人增长到4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9.99%,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覆盖全县,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常规免疫接种率97.54%,孕妇住院分娩率99.76%。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面不断拓宽,《玛纳斯》成功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自治区级6个,建成了库姆孜、玛纳斯、猎鹰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建立了49人的专业文工团,建成了覆盖城镇1700余户的有线数字网络,地面卫星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数字化放映机进入乡村、牧业点,覆盖到了偏远牧业点和边防一线;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均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覆盖县城、乡村、学校的群众健身设施,累计建成标准篮球场30个、排球场地3个、羽毛球场地3个、安装田径健身器材17套,2个乡18个行政村建设了农牧民体育健身场地,建成1座集羽毛球、乒乓球、室内跑步、综合健身为一体的520平方米室内健身场。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以片区扶贫、边境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平台,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二五”期间,累计脱贫294412854人。通过5年来的不懈努力,明显改善了农牧民住房、交通、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全县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制订扶持贫困户入股分红协议,已有10家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县相关部门签订协议,带动3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了扶贫开发的新突破。

——对口援疆工作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累计安排援助资金2.3445亿元,实施项目31项,以就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民生类项目为重点,把产业援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特色林果业、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农田水利、安居富民、贫困大学生救助等一批援疆项目相继实施和建成投入使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累计投入援助资金3700万元,实施项目9个。对口援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深化了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把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把民族团结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驻村活动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开展党的民族宗教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农家、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加大宗教政策法规宣传落实。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来源不足,收支矛盾突出,人均GDP水平低。二是贫困面大、程度深,守边任务重,边民生活困难。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薄弱。第一产业占比偏高,第三产业存在虚高现象,第二产业发展实力较弱。农业基础薄弱,农牧民收入水平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对传统畜牧业依赖性大;工业基础薄弱,尚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靠华能水电站,缺乏持续增长动力;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水平低。四是人才极其匮乏,专业人才引进难度大,企事业单位结构性人才短缺矛盾突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普通偏低,就业压力大。六是创新能力不足,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0

十二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完成情况

2015

年均增长

%

2015

年均增长

%

经济总量

生产总值(亿元)

3.5174

5.38

9.4

8.5852

17.3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0.5918

0.87

7.8

0.9437

6.6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0.6566

1.21

13.7

1.9579

25.6

工业增加值(亿元)

0.0316

0.03

    5.7

1.0479

110.6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2.269

3.30

8.5

5.6837

16.9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0.8476

11208

6.2

1.9225

17.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5215

45(累计)

8.0

7.4717

15.97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0.4254

1.15

 22

0.91

16.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0.5712

1.20

14.0

1.2224

16.41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16.8:18.7:64.5

162262

1122.866.2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0.898

5.5

48.5

12.2



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

48.0

80

92.25

适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9

12

12

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

43.1

20.0

25

广播覆盖率(%

98

100

98

电视覆盖率(%

98

98以上

98

民生改善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4800

10

23303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1697

3240

13.8

5132

24.77

贫困人口年递减(%

10

8.98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人数

600

3000

6239

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次)

5666

5000

37483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以内

4以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100

全覆盖

全覆盖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99.7

全覆盖

全覆盖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100

全覆盖

全覆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100

全覆盖

全覆盖

城镇化率(%

34

45

44

环境保护目标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4

26

    —

29.8

森林覆盖率(%

2.1

2.3

    —

1.71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累计)(%

10

7.83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50

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100

95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85

4

96.3

  第二章面临新常态的发展形势

纵观全县上下,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稳定,“十三五”时期,仍然大有可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有利条件

——特殊政策支持。阿合奇县处于南疆四地州,地处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处于我国沿边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国家和自治区对南疆四地州的特殊支持政策、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对沿边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政策、以及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的政策叠加效应将会日益显现。

——水能资源丰富。阿合奇县境内第一条大河——托什干河,多年平均径流26.8亿立方米,可开发建设八级梯度电站;第二条大河——乌宗图什河又名玉山古西河,年径流量7.6亿立方米。两河开发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

——人文资源深厚。阿合奇县是一个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牧业边境县,柯尔克孜族爱国守边、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形成了柯尔克孜族独特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玛纳斯》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玛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库姆孜之乡”和“中国刺绣之乡”。成为阿合奇县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动力。

——成矿条件较好。阿合奇县矿产资源成矿条件较好,据勘探查明,全县共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30多种,其中可开采利用的金属矿以金、铜、铁、铅为主,非金属矿以石膏、蛇纹岩、大理石、重晶石为主。

二、发展机遇

——中央和自治区举全国、全疆之力支持南疆发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中发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采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发展。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南疆工作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提出集全疆之力支持南疆发展。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补上南疆短板,缩小南北疆差距,为阿合奇县“十三五”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和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克州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门户,为阿合奇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带来了历史契机,有利于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中央做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目标要求,提出“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开发工作部署,为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宝和指南,确保到2020年阿合奇县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改革是途径、法治是保障、党的建设是根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为阿合奇县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第五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六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为“十三五”时期扎实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突出就业、教育、产业、人才等重点领域援助力度,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阿合奇县增添强大推动力。

——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后发优势。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已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心声,各族人民思想进一步统一,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为阿合奇县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阿合奇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和水能资源优势及后发优势,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第二节制约因素和挑战

一、制约因素

——守边、扶贫攻坚任务艰巨。阿合奇县是一个边防大县,边境线长,通山口多,地形复杂,守边任务重。阿合奇县又是国家级边境贫困县,全县所有乡镇场都处在边境线上,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贫困面大、程度深,截2015年底,仍有贫困人口2634户、9115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是一个典型的少、边、穷县,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育、医疗、文化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牧民收入水平低,2015年只有513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4.51,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地貌,使全县90%上为高寒山区,耕地少,草场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行政区划分散,建设成本高,面临非常突出的自然环境条件约束。生态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大。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一是产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工业极其弱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特别是边境牧区水利、交通设施非常落后,瓶颈制约严重;三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四是经济实力弱,财力弱小。

——提高民生福祉任务艰巨。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质量低、城乡群众收入低“三低”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渠道狭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水、电、路等民生领域短板突出,加快提高民生福祉水平任务艰巨。

——人才瓶颈日益突出。阿合奇县是克州人口最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存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与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本地人才大量外流与外地人才难以引进的突出矛盾,人才约束短期内仍将难以彻底改变。

二、风险挑战

——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国内经济走势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种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加剧,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中亚等周边国家形势深刻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影响深远。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增长放缓,经济增速下降,对阿合奇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和挑战。

——面临“三期叠加”严峻复杂的反恐维稳形势。南疆是新疆反恐维稳的主战场,作为边境县的阿合奇县处于反恐维稳的前沿地带,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地处边境、通外山口多、环境复杂、潜入潜出隐患大,守边任务艰巨,加之边防一线和基层基础薄弱,反恐维稳管控压力增大,面临的现实威胁依然严峻。

——发展基础薄弱,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实力弱小、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要素增长约束力趋强,资源、环境、资本、人力等供求矛盾突出,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增大,持续保持高增长面临新挑战

——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加剧。存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行政区划分散、行政成本高,缺地少土、高寒边境,人才瓶颈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形势严峻等制约因素,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制约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章明确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发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县兴县、富民固边”战略导向,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引领”,把握“四个第一”,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为重点,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彻底摘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建设平安、发展、美丽、开放、幸福的阿合奇。

“一条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这一条主线。

“三个引领”: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

“四个第一”:把就业作为第一目标,把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作为第一任务,把金融作为第一支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第二节总体思路

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全面落实自治州经济工作“3435”工程和“稳农调牧、扶贫惠民、重商崇企、强工兴城”战略决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教育是中心,民生是重点,增收是目的,解放思想是根本”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推进“五化同步”发展,着力构建以民族风情、河谷旅游、生态产业、劳务经济为重点,现代畜牧业、绿色农牧产品加工、清洁能源、民族特色手工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相互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巩固和提升“四大基地”三大品牌”,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努力打造“三张名片”“一节点”(654331),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宜居新边城,走出一条符合阿合奇县实际、具有阿合奇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六大战略”:深入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产业强县战略、文旅活县战略、科教兴县战略、生态立县战略、城镇化发展战略。

“五化同步”:着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

“四大基地”:巩固提升农牧业“三大基地”—全疆重要的白皮大蒜种蒜生产基地、全疆有机畜产品基地县、全疆野生戈壁沙棘生态保护区,工业“一大基地”——南疆地区重要的水能电力基地。

“三大品牌”:巩固提升“中国玛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大文化旅游品牌。

“三张名片”:努力打造以民族风情、河谷旅游、生态产业、劳务经济等为重点的民生示范县,以柯尔克孜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名县,以宜居生态县城建设(生态宜居新边城)为引领的生态文明示范县

“一节点”: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节点。

第三节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县,促进和谐稳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管理,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开创阿合奇县和谐稳定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把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阿合奇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县。

——坚持民生优先,实现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扶贫攻坚、促进就业和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全面统筹,促进协调发展。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优势互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突出社会建设;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阿合奇县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生态立县,推进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绿色、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开放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倒逼改革,优化对内对外开放环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凝心聚力发展。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为重点,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凝心聚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节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始终保持民族团结与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依法治县提升到更高水平。到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基础进一步巩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为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4%。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结构调整目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牧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第三产业增长值年均增长11%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122.269.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

——民生保障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100元,年均增长1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23元,年均增长15%。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000人,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人次,五年累计20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1780。现行标准下9115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帽子彻底摘除,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社会事业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人口潜在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实现中职免费教育。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降低至12‰以下,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5。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改革创新目标。改革创新成为发展主要驱动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发展环境显著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民间投资的比重、吸纳就业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

——生态文明目标。耕地保有量51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400公顷。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0.55森林覆盖率1.9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和自治州下达指标之内。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地表水达标率100%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目标

指标

属性

2015

年均增长(%

2020

目标

年均增长

%

经济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亿元)

8.5852

17.3

13.92

11左右

预期性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0.7751

22.19

1.31

11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4717

15.97

12

1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2224

16.41

2.4

14.4

预期性

结构调整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0.9437

6.6

1.13

4以上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1.9579

25.6

3.09

8.7

预期性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1.0479

110.6

1.54

7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5.6837

16.9

9.7

11以上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1122.866.2

8.122.269.7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44

49

预期性

民生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303

39100

11以上

预期性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5132

24.77

10323

15

预期性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人)

[6239]

[3000]

预期性

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次)

[37483]

4000

预期性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100

100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99

100

约束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100

100

约束性

城镇棚户区改造(套)

[819]

[1780]

约束性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人)

[12854]

[9115]人实现全部脱贫

约束性

社会事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4以内

预期性

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

 62.5

100

约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

1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2.25

100

约束性

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

25

12以内

约束性

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岁)

73

75

预期性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98

100

约束性

改革创新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

1.38

1.5以上

预期性

生态文明

耕地保有量(公顷)

4687.69

5100

约束性

新增建设用地(公顷)

[130]

[400]

约束性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5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1.71

1.98

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9.8

35

预期性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控制在地州约束指标内

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7.83

控制在地州约束指标内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控制在地州约束指标内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

80

控制在地州约束指标内

约束性

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95

100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6.3

100

约束性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5

85以上

约束性

地表水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注:[]为五年累计数。2015年数据为统计局及部门提供数据。地方生产总值等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以增幅为准,2020年绝对数按照2015年不变价测算。

第四章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维稳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依法治县、团结稳县、长期建县,努力开创阿合奇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第一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生法治建设,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依法治县与以德治县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将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切实强化各族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的社会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努力建设法治阿合奇。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围绕改革抓法治、围绕发展抓法治、围绕和谐抓法治、围绕民生抓法治,坚持依法执政,坚定不移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人管事管权,解决矛盾问题,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党对依法治县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职工团结公约等社会规范,将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依法治县提升到更高水平。

第二节提高反恐维稳能力(略)

第三节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略)

第四节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略)

第五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略)

第六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旗帜鲜明批驳错误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大力弘扬新疆精神。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倡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加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激发各族群众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增强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诚信阿合奇”。广泛开展“爱我阿合奇、建设阿合奇”等公益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七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科学化水平。立足阿合奇县工作特点,结合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干部联系服务基层、规范管理干部及部门工作网格平台建设工作,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努力构建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有效监督的系统化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达到县域善治。通过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快转变传统治理方式,让党的建设更加科学民主、坚强有力,让党委政府工作更加务实高效、体现民意,让广大群众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治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社会矛盾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衔接联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的指挥机制,强化基层综治维稳平台建设,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第八节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适应 加强党建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作风建设新常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决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发展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重视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加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壮大党在基层的力量。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大力开展村级组织“十星级”创建和社区“两制三强四化”建设,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深化“三建”“三带”“三创”活动,着力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乡镇站所改革,充实乡镇工作力量,提高乡镇工作水平。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加快实施村民服务中心、“暖冬工程”等基层阵地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基层政权。持续深入推进驻村活动,不断培养出顶得上、起作用的基层骨干,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和执政能力。

第九节加强公共安全和国防建设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应急管理体系。格危爆物品、管制器具、易制爆化学品动态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矿山开采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重大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推进以乡镇、街道为重点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隐患排查,完善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开展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四进入”活动,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格局。2020年,在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监测预警建设、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应急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建设、培训与演练建设5大项目工程。

继续深入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走军地融合式发展道路,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努力促使军地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军民关系,深入推动军民共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统筹驻军、武装、公安、民兵预备役和地方应急力量,完善军警民联防、联控、联调机制,提高党政军民联合行动能力,形成党政军警民凝心聚力保稳定的工作局面。

第五章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以转型发展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节能降耗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的,着力构建以民族风情、河谷旅游、生态产业、劳务经济为重点,现代畜牧业、绿色农牧产品加工、清洁能源、民族特色手工业、商贸物流等产业相互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县域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阿合奇县域实际及特点,总体上形成“六区、三基地、三中心”产业布局结构。

六区:乌宗图什河生态平衡区、黑尔塔格生态平衡区、中部城镇功能区、西线精品畜牧养殖区、东线特色农业种植区、别迭里口岸经济特区。

三基地:无规定疫病精品畜牧业养殖基地、绿色有机戈壁农业种植基地、特色林果业种植基地。

三中心:玛纳斯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城镇现代服务中心、别迭里口岸商贸中心

第二节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单产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按照“稳农调牧”要求,打好绿色、生态、有机牌,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一、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广高效用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业节水能力。重点实施渠道防渗、高效节水灌溉等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开展农田土壤盐渍化治理和灌溉排水系统建设,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和饲草饲料地、戈壁产业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减水退地”政策。建立健全气象、疫情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在草原牧区坚持生态优先,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发展人工种草,建设标准化暖棚,推行半舍饲养殖,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牛、羊、牦牛、马专业化养殖为重点,大力推进联户并畜、代养放牧,实施草场、牲畜流转,使草场和牲畜逐步向大户、合作社集中。结合农村“三房”工程建设,加快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城郊、农区畜牧业,扩大牛羊育肥规模,到2020年,新增育肥大户100户以上。推进戈壁特色养殖,强化庭院经济发展,实施养殖示范户发展工程。调整养殖业结构,大力推广柯尔克孜羊产业养殖和牦牛提纯复壮技术,扩大禽类和特色养殖规模,在距离县城较近的色帕巴依乡、良种场、库兰萨日克乡、苏木塔什乡,扩大土鸡、红嘴雁、珍珠鸡、鸽子等特色家禽养殖规模。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细型绒山羊选育基地、柯尔克孜马繁育基地、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阿合奇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争使无公害认定认证规模占养殖业的80%以上,绿色和有机畜产品认证占50%以上。积极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推进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业发展,努力提高特色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大力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面落实840万亩草畜平衡、320万亩禁牧工作,合理确定禁牧补助标准。认真落实良性补贴和各种生产资料补贴,做好补奖政策与退牧还草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和优质牧草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引导农牧户种草养畜,多形式发展饲草料种植;继续推进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农副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建设戈壁草料地,力争饲草料基地规模达到15万亩。推广畜牧业生产“四良一规范”(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和规范化防疫)综合配套技术。强化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县、乡两级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三、着力提升特色种植业

稳定冬麦种植面积,科学管理,提高单产。稳步扩大地膜玉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地膜玉米扩大到1.2万亩,平均单产超900公斤;青贮玉米超过3000亩,亩生物产量6000公斤以上,使库兰萨日克乡、色帕巴依乡成为青贮玉米的原料加工地。提高白皮大蒜、大麦、胡麻、青稞、蚕豆、鹰嘴豆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形成产业规模。利用好现有的温室大棚,引进优良蔬菜品种,大力推广温室适用技术,提高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推进设施农业多元化发展,提高设施农业质量效益。

四、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大力发展以戈壁沙棘和杏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积极推进品种改良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到2020年,戈壁沙棘面积达到10万亩,杏面积达到0.5万亩。着力推进林果业加工转化和品牌化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借助无锡市产业援疆契机,加快特色林果业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建设。扶持建立覆盖果品生产、销售、供应全环节的电子商务平台。

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扶持和加快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实现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子商务,积极发展以销定产模式。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提升品牌,发挥品牌效应。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着力解决乡(镇)、村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把服务站办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

六、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县、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包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抓好种子种苗引进、推广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农牧业领域重点项目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①高效节水建设,新建高效节水面积1万亩;渠道防渗改建,哈拉奇乡草料基地支斗渠防渗85公里,色帕巴依村支斗渠防渗28.5公里,吾曲村支斗渠防渗17.7公里。②牧区水利设施和饲草饲料地建设;牧道、牧桥建设、维修;在无水缺水草场铺设引水管道、建储水池等。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①柯尔克孜马良种繁育场建设,新建种马厩及运动场,配种站、性能测定站、产房、饲料库、草棚等辅助设施。②柯尔克孜羊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畜禽种源生产、品种保护、良种推广、种畜禽质量检测。③高寒山区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建设。

畜牧业:发展家庭牧场、养殖小区(家禽养殖小区、牛羊养殖小区),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公共设施。②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全面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减少天然草原超载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扶持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卫生监督设施建设。建设1个县级草料储备库以及乡(镇)救灾物资中转储备站。⑤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⑥培训基层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牧民。

设施农业:对现有设施农业大棚进行提质增效改造,将太阳能发电产业扶贫工程与设施大棚改造相结合,建设400座大棚。

林果业:低产沙棘改造5万亩,建立戈壁沙棘科研基地,建设戈壁沙棘加工厂;300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建设、仪器设备采购及附属工程建设。

农业科技:2020年,建成1个县级、所有涉农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其它项目: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援助省市构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营销网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信息服务业。

第三节着力培育工业主导产业

坚持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努力构建就业能力强、发展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具有阿合奇县特色和优势的工业经济体系。

一、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发挥高原纯天然特色优势,大力培育“高原、绿色、生态”品牌,加快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特色和品牌产品为重点,打造阿合奇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品牌,重点打造特色林果、肉食、乳制品、皮毛、禽蛋等领域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培育壮大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山野珍品、杂粮等一批新的高原绿色食品加工业,大力开发马铃薯系列产品、大麦、胡麻深加工系列产品、白皮大蒜等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业基地,在农畜产品加工高附加值上实现新突破,加快特色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二、大力开发以水能为重点的清洁能源

充分发挥托什干河流域水能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华能别迭里水电站等后续梯级开发建设进程,把水能电力产业培育成县域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太阳能、风能资源利用步伐,加快推进太阳能扶贫工程实施,积极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努力把阿合奇县打造成为全疆特别是南疆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三、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手工业发展

立足县情,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争取自治区对中小微企业及纺织服装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柯尔克孜民族特色服装服饰、刺绣、手工艺品加工业发展,以产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发掘和培养本地人才。积极开发具有柯尔克孜民族特色的刺绣、手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通过旅游购物带动小额旅游纪念品销售。鼓励刺绣、民族服装服饰等民族手工产品参加中国一亚欧博览会、新疆丝绸之路服装服饰节等一系列重要对外展示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以地质找矿为基础,加快建立矿产勘探激励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国家项目支持、优惠政策引导、采矿权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提高资源开发储量。合理有序推动布隆金矿、沙雷别里石膏矿、其其尔哈那克蛇纹岩矿、卡尔特洛克煤矿、阿沙洼义金矿、川乌鲁金铜多金属矿、马石滩石灰岩矿、巴勒根石灰岩矿和阿合艾肯石膏矿等矿产资源开采,为阿合奇县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五、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以园区建设引领阿合奇县工业经济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结合佳朗奇新区建设,继续推进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服装服饰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投资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带动就业。把产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工业领域重点工程

农产品加工业:以小微企业产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大麦、大蒜、大豆、胡麻深加工项目;结合“无公害标准化种鸡生产基地”项目及高原有机牦牛肉认证,积极引进禽类、牛羊肉制品分割、切片、包装等深加工项目。

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水能开发,积极推进托什干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②在库兰萨日克乡实施扶贫项目。

民族特色手工业:重点实施柯尔克孜民族刺绣项目,①标准化厂房:在各乡镇建设1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备购置;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集中刺绣车间。②培训项目:开展柯尔克孜民族特色服装服饰、刺绣、手工艺品加工制作技能培训。③销售网点:建设1个柯尔克孜刺绣产品、民族服饰及旅游纪念品展示销售中心,培育和壮大1-2家电子商务公司,初步形成“线上+线下”模式的营销格局。④企业培育:扶持刺绣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等。

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小微企业产业园区、服装服饰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

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便利化和高品质方向转变,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强化服务业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总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一、发展壮大民族风情和文化旅游业

把旅游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促进就业增收的富民产业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产业做大做强。围绕打造民生示范县、民族文化名县、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河谷风光旅游资源,供给侧发力提供有效的生态文化产品,融合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以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为抓手,树立阿合奇旅游品牌形象,扩大阿合奇旅游知名度,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县域支柱产业。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整合,以柯尔克孜非遗小镇(民俗文化村)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对玛纳斯、猎鹰、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开发,重点打造柯尔克孜人家(民族特色村寨)、柯尔克孜非遗工场(玛纳斯剧院、民俗博物馆)、居素甫•玛玛依纪念馆、猎鹰文化展示区、马术文化展示区、柯尔克孜风情街坊(民族服装厂)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对托什干河、吉鲁苏温泉,杏树、沙棘等生态、生物资源实施保护开发,重点打造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田园牧歌(柯尔克孜草原游牧风情)、杏林吐翠、沙棘林海、叶尼塞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自然生态游项目,把柯尔克孜非遗小镇(民俗文化村)打造AAAAA景区,使阿合奇县(佳朗奇新城)真正成为国际原生态的柯尔克孜文化旅游名镇,成为国际玛纳斯、猎鹰文化以及高原河谷风情旅游、休闲目的地。

旅游业重点工程

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旅游区主题公园建设:建设以阿合奇旅游名镇科克乔库尔民俗文化村、阿合奇县杏花度假村、阿合奇县猎鹰文化旅游景区阿尔帕确依切克特种旅游线路打造为主的集观光表演、文化体验、运山地动、美食餐饮等多种文化体验的旅游综合体。加强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柯尔克孜民俗文化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开发,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

沙棘产业观光园建设:将沙棘从种植、生长、加工等各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发展。

二、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仓储超市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加快商贸批发和零售市场建设,培育发展商贸聚集区,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等商贸流通工程,建立完善城乡商贸服务网络。

加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城市物流枢纽、物流中心及城乡配送系统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中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加强物流业新技术开发利用,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特色民族餐饮业,逐步培育一批餐饮文化浓厚、配套设施完善、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餐饮街区,打造特色民族餐饮品牌,促进民族餐饮业健康快速发展,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就业。

三、积极培育电子商务

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本地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网+企业模式,鼓励生产型、流通型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销售产品。鼓励和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开展“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良性互动的网络零售业务。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监管。

商贸物流业重点工程

商贸市场建设:对已有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超市及配送中心等进行设施改扩建和功能升级,建设便民肉菜直销店。

电子商务:将乡镇邮政所、社区、村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成为开放式平台,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四、积极发展金融服务

坚持金融第一支撑作用,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的支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阿合奇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作用。强化金融服务对绿色生态种养业、特色林果产业、生态旅游业、民族传统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对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支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支持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鼓励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五、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分类指导房地产开发投资。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积极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积极培育和完善住房交易二、三级市场,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行为,推广企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六、加快发展其它服务业

重点发展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引导家庭服务企业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的生活性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养老服务的发展。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文化服务产品制作、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住宿餐饮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住宿餐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服务。

第六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电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阿合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第一节加强交通互联互通设施建设

以国、省干线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展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以城乡客运公交为中心,延伸客运班线,扩大城乡公交覆盖面;以农村公路全面完善与深化为重点,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与服务水平;加强边防专用公路建设,强化护边守边能力加快G219线阿合奇境内段的建设;提升原S306线(哈拉奇至铁格热克)哈拉奇至阿图什段为三级公路;通往G314的苏木塔什乡至阿尔帕确依切克道路改建工程延伸至孔乌热奇村,与柯坪县的农村公路相连接。提高城乡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针对商贸会展和旅游等建设专项客运网络。继续实施“通达”和“通畅”工程,形成联系各乡镇、各乡镇与村落、各村落内部以及区域内其它经济节点、生活生产作业点、矿点、景点等节点的网络,并与干线路网衔接。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班车、村庄居民区道路基本硬化,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目标。加快边防专用公路Z660与一乡两场及两个边防连相连和别迭里边防公路连接。

交通设施重点工程

国道:G219线阿合奇-八盘水磨公路。

重点农村公路Y027线哈拉奇乡-铁格热克村-哈拉峻皮羌村道路107公里;X408阿尔帕秋克-苏木塔什乡孔乌拉奇村34.4公里(二期)

乡村道路:S306省道岔口-小木孜都克自然村21.9公里;S306省道岔口-阿克布隆自然村27公里;佳朗奇村-阿勒克木自然村-Y008线岔口K5+43011公里;别迭里村-恰勒马提村34公里;X407华能0号闸-阿拉坎坎村20.5公里;喀拉布隆村-马坦自然村99.5公里;喀拉布隆村-琼木孜都克自然村51.3公里;库兰萨日克乡3小队-其吕玉托克42.6公里;克孜勒宫拜孜村-克孜勒昂村8.5公里;V020岔口-阿克伯依特村7.5公里;阿克特克提尔村-窝依他娜村29.6公里;阿尔帕确依切克-苏盖特村36.2公里;阿尔帕确依切克-苏木塔什乡孔乌热奇村34.4公里;哈拉布拉克乡-萨日布拉克村37.2公里;凯利特别克桥-巴勒根迪村43.3公里;孔乌热奇村-铁格热克自然村44.8公里;X407华能岔口-玉山古西村10.8公里;铁格热克-咯拉提坎村41.4公里;Z660K17+000岔口-开力铁别克村22.5公里;Z660岔口-马那尔村20.4公里。

边防公路:Z660专用线哈拉布拉克乡-契恰尔-科加尔特边防连道路78公里。

桥梁工程:色帕巴依乡修建3座,共201.9米;苏木塔什乡修建2座,共90米;库兰萨日克乡修建130;哈拉布拉克乡修建140米。

第二节大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配置,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民生水利建设,完善防洪、抗旱、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乡水资源利用水平与保障能力。

一、加快水利骨干工程建设

建设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重点加快推进实施孔乌热奇水利枢纽工程、奥依昂额孜水利枢纽工程、契恰尔水利枢纽工程、玉山古西水利枢纽工程、阿依克特克水利枢纽工程。

二、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效解2.1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田间节水工程,对支斗渠进行防渗改造,实施重点灌区续建配套与高效节水工程,扩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重视生态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草场节水灌溉,有效保障草地、林地灌溉和植树造林用水。加快防汛抗旱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加快重点中小河流域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

水利设施重点工程

山区控制性水库工程:孔吾热奇水利枢纽工程、奥依昂额孜水利枢纽工程、契恰尔水利枢纽工程、玉山古西水利枢纽工程、阿依克特克水利枢纽工程。

高效节水工程:哈拉布拉克乡库尔萨依自压喷灌续建工程、苏木塔什乡克孜宫拜孜草场建设工程、阿合奇镇科什布拉克自压喷灌工程、阿合奇县南山自压滴灌工程、库兰萨日克别迭里自压滴灌续建工程。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①南山牧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吾曲村饮水安全工程,佳朗奇村饮水安全工程,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阿果依村、萨日库热克牧场、喀拉布隆村饮水安全工程,苏木塔什乡阿合塔拉村、克孜勒宫拜孜村、苏木塔什村饮水安全工程,哈拉奇乡哈拉奇村、布隆村、阿合奇村、萨尔依买克村饮水安全工程,哈拉布拉克乡哈拉布拉克村、麦尔开其村、阿克翁库尔村饮水安全工程,库兰萨日克乡别迭里村、吉勒德斯村、阿克特克提尔村饮水安全工程,良种场、国营马场饮水安全工程。②色帕巴依乡、哈拉奇乡、孔吾拉齐水库、山区52点集中供水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苏木塔什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阿合奇镇佳朗奇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种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②孔吾拉齐草料基地工程、哈拉奇乡灌溉引水(隧洞)改建工程、玉山古西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③哈拉布拉克乡阿依克特克饲草料地支斗渠防渗工程、禾田加尔支斗渠防渗工程、麦尔开其村渠道防渗改建工程,哈拉奇乡草料基地支斗渠防渗工程、阿合奇村支斗渠防渗改建工程、布隆村支斗渠防渗工程,苏木塔什乡克孜宫拜孜支斗渠防渗工程、阿克塔拉村支斗渠防渗改建工程、吾曲村支斗渠防渗改建工程、皮昌村支斗渠防渗改建工程,阿合奇镇佳朗奇村支斗渠防渗工程,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支斗渠防渗改建工程,库兰萨日克乡草料基地支斗渠防渗改造工程、良种场支斗渠防渗工程。④库兰萨日克乡草料基地干渠改造工程、一支干渠改扩建工程、别迭里村引水工程,哈拉布拉克乡巴里根饲草料地引水工程、阿依克提克草料基地配套工程、阿依克特克干渠防渗续建工程、吾曲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哈拉布拉克村引水干渠续建工程、麦尔开其村引水渠工程,色帕巴依乡干渠防渗改建工程、色帕巴依乡基本农田引水灌溉工程,阿合奇县玉山古西引水干渠防渗改建工程、佳朗奇引水渠工程,阿合奇县量测水设施、小型取水口工程、机井建设工程。⑤苏木塔什乡南山草料基地建设。

防洪工程:色帕巴依乡防洪堤、阿合塔拉村防洪堤、苏木塔什村防洪堤、哈拉布拉克乡防洪护岸工程、哈拉奇乡比勒特河治理工程、哈拉奇乡防洪堤工程、库兰萨日克乡恰勒马提河治理工程、佳朗奇新城区河道防洪工程。

泄洪工程:佳朗奇泄洪工程、哈拉布拉克泄洪工程、南山泄洪渠续建工程、阿合奇镇泄洪渠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阿合奇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佳朗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良种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苏木塔什乡阿克塔拉村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第三节加快能源电力建设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农村小水电、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能源体系。加快电源和供电网架建设,加强别迭里水电站、玉良水电站、玉山古西水电站建设,优化电源结构,扩大电网覆盖范围,逐步建成以110千伏变电站为网架、35千伏、10千伏变电站和0.4千伏为基础的供电格局。重点实施无电人口通电、农网改造升级、农村沼气等农村能源重点工程,实现无电乡村电网延伸,切实解决无电地区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到2020年,增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确保每个乡都有135千伏变电站。

能源电力重点工程

电网:增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雪魨变电站);新建库兰萨日克乡、色帕巴依乡35千伏输变电工程;移址新建35千伏苏木塔什变电站,新建佳朗奇35千伏输变电工程,移址新建35千伏哈拉布拉克变电站。

第四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络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应用,打造“智慧阿合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主要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强技术监控系统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扩大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开发业务运用系统,推进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和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开展数字化建设试点,逐步构建数字阿合奇。

第七章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精准扶贫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

第一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县委扶贫工作总体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以打造“民生示范县”为助推器,以劳务经济和戈壁沙棘产业为着力点,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组织协调、合理配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资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2018年,现行标准下2634户、9115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为2020实现与全疆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救助兜底一批、通过教育脱贫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第二节实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

继续完善整村推进工作,因人因地施策,扎实开展五个一批工程,切实提高扶贫实效。

  通过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有劳动能力的困人口脱贫。加快以劳务输出产业、戈壁沙棘产业为重点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保证每一户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通过劳动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通过扶持生产和转移就业脱贫1845

   通过实施扶贫搬迁,加快“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因地制宜,采取就近、分散插花、规模集中等多种方式实行安置搬迁。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确保他们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通过易地搬迁脱1462人。

通过实施对生态功能区保护、恢复和修复,加快生态补偿脱贫。以托什干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带动沿线乡(镇)200300名贫困人口就业;继续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和防沙治沙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公益林、荒山荒地造林等工程建设,大力开发护林员岗位,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全面落实好、合理利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生态保护补偿脱贫2099人。

通过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兜底脱贫。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兜底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3619人。

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加快贫困学生脱贫。不断扩大“双语”教学力度,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彻底解决好“两后生”的就业问题,逐步提高贫困学生补助标准,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通过发展教育扶持脱贫90人。

第三节实施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

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实施特色产业带动。统筹推进农林牧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每户每年新增收入中来自庭院经济的收入达到1015%大力实施“回引工程”,鼓励在外就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股权量化、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将耕地、林地、个人财产和集体“三资”股权,采取租赁、入股、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增加贫困农户的财产性收益。

实施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以促进转移就业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到2017年底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一户一人一技”。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当地贫困劳动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建立面向贫困乡村的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有序到内地就业,鼓励企业、政府投资和各类援疆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搭建劳务经济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质量型、技能型长期稳定就业。

实施易地搬迁。1462人搬迁规模,制定年度项目计划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安置区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落实搬迁扶持政策,创新扶贫搬迁方式,落实搬迁户每户12个富民产业、1个就业岗位等发展措施,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严格落实功能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生态工程项目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边境地区、高寒山区倾斜,提高边远贫困农牧民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县(市)设立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对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效益补偿。

实施教育扶贫。加快教育扶贫步伐,教育经费重点向贫困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基本普及15年教育,到2020年全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全面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学生家庭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完善农村低保综合测评办法,精准确定低保对象。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到2020年,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低保对象实现政策性脱贫。对边境一线居民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确保年人均纯收入高于脱贫标准。强化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新农合+医疗救助资金+大病保险费结算“一站式”服务机制。

实施民生改善脱贫。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特惠政策。实施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全县农户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解决未通电自然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加快贫困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推进天然气利民工程向沿线贫困乡村延伸。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的问题。

实施突破瓶颈制约脱贫。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向边境、高寒山区贫困村倾斜,让贫困农牧民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得到更多实惠,集中力量解决贫困地区水、电、路、气、房等问题,实现“九通”、“九有”、“九能”,努力构建起相对完备、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条件。

实施边境扶贫。深入开展边境扶贫,坚持“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维稳戍边机制的有效结合,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边境“一、二、三线”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功能,使农牧民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完善守边边民补贴机制,对于担负守边任务的边民,采用特殊的扶贫方式,确保既实现脱贫致富,又能守边固边。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深化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促进边民稳定和边防巩固。

实施现代文化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加强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思想引领、深入推进宗教“去极端化”,在增收致富的同时让文明进步的思想树起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完成村级阵地建设任务。深入开展“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工程。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的征集、整合、译制及服务工作。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全社会共建共享。实施科学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第三节健全精准扶贫工作保障机制

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加快建立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构建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健全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作用,使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加大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

“九通”、“九有”、“九能”

九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信息、通邮、通暖气、通客运班车。

九有有办公议事场所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稳定增收的产业、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垃圾投放点、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双语学前教育场所、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惠农超市。

九能能用上安全饮用水、能用上电、能用上暖气、能住上住房、能用上卫生厕所、能用上清洁能源、能享受学前教育、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能得到培训和获得信息。

第八章全力打造民生示范县

坚持民生优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优先,重点抓好扶贫攻坚,全力打造民生示范县,让发展更多地惠及群众、改善民生、促进稳定。

第一节强化就业第一目标

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认真履行政府促进就业职责,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产业带动、创业助推、就地就近、援疆促进,重点解决好城镇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农村富余劳动力、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的就业问题。“十三五”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000人,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4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短平快项目和家庭小作坊,着力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以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就业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利用对口援疆,成建制组织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内地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短期向长期、由疆内向疆外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扩展,把劳务经济打造成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鼓励企业、政府投资和各类援疆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大力支持和引导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等青年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到乡镇、农村就业,到北疆、内地省市转移就业,引导、组织其进城、进厂、进园区,逐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动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证书培训。创新培训用人一体化机制,推行工商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训模式,重点支持“两后生”、贫困家庭劳动力、农民工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全覆盖,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劳动就业重点工程

劳动就业:完善县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乡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创业工程:实现各类职业技能培1500人次

第二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扎实做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贯彻落实“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基本普及15教育,全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努力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双语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依法推进双语教育,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双语教育模式,做好幼小、小初、初高学段衔接,构建学段衔接的双语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加大双语教育投入,加强乡镇住校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农牧区双语学前教育,支持民办双语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双语幼儿教育水平。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双语幼儿教师、中小学双语骨干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到2020年,中小学教师汉语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100%,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

二、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按照普惠性要求,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参照国家标准配齐幼儿园教玩具设备,贯彻执行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落实幼儿教师待遇地位,着力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到2020年,全县适龄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100%。新建保障化幼儿园11所。

三、进一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

巩固城乡义务教育成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均衡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巩固提高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县域内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优补、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硬件改造步伐,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促进城乡青少年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积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大校长、书记培训力度,“十三五期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加快中小学教师周转房、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四、积极抓好普通高中教育

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和援疆资金支持,全面落实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比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课程改革模式,鼓励普通高中根据需要开设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逐步完善高中教师人才队伍机制,重点选拔培训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研人员、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严格执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大高中校长、书记培训力度,提升学校领导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2020年,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到9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普职比例相当。

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坚持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应用办学之路,加强学生技能技术和职业素养培养,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就业。加大对口援疆和疆内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开展适合当地两后生、劳务输出人员、农牧民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企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新招用员工技能培训并给予全额培训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到500人,毕业生优质就业率达到50%上;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50%上。实现中职免费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加强师德教育,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将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培养一批有历史责任感、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专业过硬的新疆特色“四好老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持续增强和释放良好师德师风的“正能量”。

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当地培训能力和培训质量。制订教师培训计划,采取校内带、县乡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电大等方式,培养一批合格双语教师。实施好双语特岗教师计划、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计划、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援助阿合奇支教等计划,积极扩大免费师范教育,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来阿合奇从教。按需补齐阿合奇县双语教师。加强与无锡市的沟通对接,利用援疆交流、定向结对等多种渠道,增加对口支教阿合奇县教师数量,充实乡村学校。推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教育事业重点工程

学前教育:11所双语幼儿园。

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同心中学体育馆、全县中小学体育看台及6个乡镇小学运动场

职业教育:加快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职工周转房:5个乡建设小学教职工周转房。

第三节推进健康阿合奇建设

以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以乡村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到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一、完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服务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治疗与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力度,建立科学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加大农村急救体系能力建设,加强普及性应急救护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二、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乡医院设施功能建设,加强医疗设备配置,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到2020年,实现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和行政村标准化卫生所(室)建设全覆盖,达到一村一所目标。加强中医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县中医综合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建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民族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提高中医民族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尽快实现远程会诊。加强医疗服务监督。加大医疗高端人才引进,解决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2020年底,完成村卫生室中医民族医全覆盖,建立1个中医民族医二级医院。

三、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坚持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加快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加强医学人才定向培养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乡村卫生院(室)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提高乡村卫生院服务能力。加强中医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立阿合奇县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比例达到85%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全行业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积极做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完成就医一卡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所政府或集体举办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医疗卫生重点工程

三大体系:建设完善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疾病防控体系。

县级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县人民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改造升级;县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设备购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监测点、鼠疫监测点基础工程建设,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采购;县妇幼保健站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套;县中医民族医医院配套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县医疗废弃物暂存中心建设;县传染病医院及附属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县高压氧舱用房建设及设备购置。建立1个中医民族医二级医院。

乡镇卫生院:3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6个乡镇卫生院住院部建设;3个乡镇卫生院基础附属设施建设;基层卫生救助体系建设及车载设备。3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

村卫生室:14个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6个牧业点卫生室建设。

培训工程:县卫生应急培训基地建设及设备购置;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存仓库建设及设备购置;县卫生系统医疗技术人员综合培训建设及设备购置;卫生系统人员培训及设备购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医大专、本科学生培养

第四节加强城乡住房保障

以“住有所居”为目标,以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安居富民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加大城乡住房建设,提高城乡住房保障能力和居住水平。

一、加强城镇住房建设

以切实改善城镇环境面貌和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要求,优化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将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建设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搞好公租房和商品房建设。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将进城落户农牧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支持外来经商、务工人员购买商品住房,减少商品住房库存量,促进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二、推进“安居富民”工程

把解决农村贫困对象住房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对口援助、社会帮扶,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按照“三个集中”的发展思路,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村镇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相结合,与庭院改造、绿化美化环境改造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住房面积不落后、功能不落后、质量不落后、产业不落后。着力加强中心集镇、中心村队建设,重点解决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最贫困农户住房建设,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20年,基本完成农房改造。

三、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尽量集中”的原则,推进游牧民定居住房、牲畜棚圈、饲草料基地配套工程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分散定居、集中定居、旅游定居、进城定居等多种定居新模式。加快边境一线守边牧民住房建设,逐步将高原边境乡(镇)部分牧民下迁到生活环境相对较好、适宜生产发展的地方。鼓励农牧民从事种养植业以及手工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切实实现游牧民既定居、又兴牧、又致富

城乡住房建设项目

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住宅117户,新建住宅435套,综合整治1228套。

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安居富民工程3602户(新建1469户,改扩建2133户)。

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571户。

第五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

一、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完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扩大覆盖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规范化管理和在岗职工技能免费培训。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和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逐步提高住院报销补偿比例,扩大门诊统筹覆盖面,做好各类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工作,完成就医一卡通加快失业、工伤保险扩面提标和推进计划生育制度改革,建立特大工伤伤亡事故快报和巨额工伤保险赔偿制度。加强农村“计生、防疫、妇幼保健、残疾、老龄”一体化服务体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到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以上。

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五保、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灾民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专项救助与低保救助统筹衔接。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努力做到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加强流浪乞讨救助服务设施建设。2020年,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救助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应保面的100%

三、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健全以扶老、助残、爱幼、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制订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的制度办法,加快公办福利机构改革,加强福利设施建设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提增家庭养老扶幼功能,将阿合奇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示范性养老机构。做好孤儿、特殊群体儿童、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关爱工程建设,实现残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窝巢老人社会抚养机制,推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社会化进程。深化殡葬改革,发展公益性基本殡葬服务,进一步完善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机制,发挥社会慈善扶贫济困作用。普及开展 “慈善一日捐”、“爱心超市” 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和公益性团体参与社会捐助。加强优抚安置工作,积极做好退役士兵、复员和转业士官、退役伤病残士兵、复员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加强“双退”安置改革工作,安置对象安置率100%

四、加强其它民政事业发展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加快社区综合服务建设,加强乡镇一站式便民服务。加强城乡社区综合管理,2020年,把全县社区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和历史地名保护,完善地名命名工作。加快婚姻登记机关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婚姻档案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救灾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减灾知识普及,增强应对自然灾害处置救援能力。

社会保障领域重点工程

社会保障: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场地及设施建设;人社信息登记系统硬件升级改造。②继续抓好县、乡、村三级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点建设。

社会救助:阿合奇县救助管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

社会福利:①推进社会福利园区建设;依托社会福利机构设立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②全县推广设立“慈善超市”。③县汉族殡仪馆、民族殡仪馆(重点)及附属设施配套建设,民汉公墓建设;阿合奇县烈士陵园配套设施维修改造。④县光荣院改扩建,规模达100张床位;县老年活动中心建设;23个农村社区活动室互助幸福院建设;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⑤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实施06岁残疾儿童康复、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工程。

养老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全县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规范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在岗技能免费培训。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综合服务);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

防灾减灾:阿合奇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孔乌热奇救灾物资储备库、乌宗图什河源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马那尔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11个乡镇场社区综合避难所建设。

第六节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做好与自治区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实行各民族平等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化发展。加大妇幼卫生保健、优生优育优教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做好优生优育的全程服务,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建立免除农村妇女生育费用制度。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化建设。加强人口社会管理,严格执行查、治、防相结合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健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第七节保障妇女儿童基本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妇女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利和机会,消除一切歧视、侵犯、虐待妇女儿童的不良现象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暴力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走出大山,参与社会化劳动,提高农村妇女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和民主法制素质。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女性科技人才比例。大力开展“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

实施儿童发展纲要。强化对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的依法保障和社会责任,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城乡“母亲安全”项目,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加强儿童培养教育,大力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工程,保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就学权利。统筹做好教育规划,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向城镇转移后的就学需求。加强儿童及未成年人保护,切实保障女童、残疾儿童、孤儿和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多渠道设立贫困家庭疾病救助基金,加强对弃婴和孤儿的医疗救助。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构建未成年人关爱社会网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完善保护儿童及未成年人的法规体系和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儿童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九章加快文化强县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民族文化名县,加快建设文化强县,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广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积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料档案、数据库及代表作名录体系,重点保护、传承、发扬《玛纳斯》、猎鹰、库姆孜弹唱等柯尔克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的征集、整合、译制及服务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力度,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积极做好文物考古和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保护传承“金飞马”、“飞鹰逐鹿”重要历史文化。继续加大对重点文物的抢救保护,挖掘农村传统民族工艺品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巩固提升“中国玛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大特色文化品牌。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乡镇、村文化站(室)硬件配套建设,推进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工程,推进建设公共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和数字农家书屋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数字化服务和管理平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鼓励基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

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继续抓好共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等重点工程,力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深入实施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电影下乡科技下乡等文化下乡工程,实现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推进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普及性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三送四百五微”活动、“百日文化广场”、“冬季百日文体竞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继续做好春节、国庆节、古尔邦节等重大传统节庆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情谊。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开展图书漂流、读书比赛、阅读之星评选等全民阅读活动,继续实施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加快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加大档案收集、征集、保管保护、开发开放力度,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三、扶持文化艺术创作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大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柯尔克孜优秀原创性歌曲、民族舞蹈、影视剧文艺作品,创作一批体现阿合奇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提升阿合奇文化影响力。扶持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加强排演场所建设,加大艺术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办好国际玛纳斯文化节、猎鹰文化节、库姆孜文化节等重点文艺活动加强特色文艺品牌建设。

四、筑牢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加强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按照“三贴近”、“三创新”要求,全力做好阿合奇县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络在舆论引导中的核心作用。加大柯尔克孜语电视节目译制播出力度,扩大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影响力。继续加强“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大喇叭”工程建设运行,推进县乡有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娱乐工作,到2020年,实现512场、23个行政村、3个社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保障一村一月至少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积极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新业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善乡(镇)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乡镇、行政村农家书屋的运行管理,确保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扶持中小型专业书店、便民书店、校园书店、网络书店等的发展。

第三节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创造优秀文化服务产品,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借助援疆省市科技、文化和市场优势,加大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高素质文化人才。

第四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深化国有文艺团体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经营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遏制反动宣传品和有害文化侵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第五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县体育广场、亲水文化长廊健身步道、篮球场、乒乓球场等重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牧民健身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体育网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人口数逐年增加。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大力培育青少年足球人才。加快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建立体育服务业体系,促进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重点工程

文化项目:县科技馆、展览馆、居素甫·玛玛依纪念馆、室内体育场地、县群艺馆、县歌舞团排练厅为一体的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县电视台多功能演播厅在线数字影剧院、电视台应急广播电视系统建设;友谊路社区文化室及5村文化室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村、社区文化站(室)的软件建设及配套设施;居素甫·玛玛依老人故居维修保护;县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数字化改造工程。

体育项目:阿合奇县文化体育广场建设;科技文化体育中心附属设施配套;县农牧民室外健身器材配备项目。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足球活动场地,设立足球体育课。

培训工程: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人才培训;实施银发援疆计划

第十章统筹空间规划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按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原则,引导和约束各类开发行为,以生态红线为指导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强化主体功能定位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阿合奇县处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主要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处于《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20122020)》确定的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以治理和恢复退化草地、防沙治沙为重点,筑牢重要生态屏障。

二、统筹城乡规划布局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确定阿合奇县城乡发展模式为:极化县城,培育重点乡镇,培育中心村,村庄分类整合。实施重点带动和分级配置,形成完善的城镇村体系,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率100%,村庄规划完成率100%注重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脉,塑造县域特色,突出县域个性,重点对县域整体形象和旅游文化特色进行规划设计,注重高品位的总体建筑形态设计。综合考虑城乡产业发展的需要,扶贫搬迁的农牧民主要向中心城镇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合理引导城镇布局,形成“一主两副六特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阿合奇县城,南疆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和生态宜居城。

两副:哈拉奇和库兰萨日克。哈拉奇是西线副中心,加快无规定疫病精品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库兰萨日克是东线副中心,重点加快口岸商贸中心、绿色有机戈壁农业种植基地和特色林果业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电能关联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等。

六特:5个特色乡(场)镇区和乌恰特区口岸阿合奇园区。5个特色乡(场)分别为国营马场、良种场、哈拉布拉克、苏木塔什、色帕巴依,分别建设精品畜牧之乡、科技农业之乡、玛纳斯文化之乡、猎鹰之乡和库姆兹之乡。

多点:因地制宜,依托现有布局,完善与边境安全格局相匹配的军民建护边点布局。

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规划

1个中心城市:即阿合奇县城。

2个重点乡(镇):即哈拉奇和库兰萨日克。

5个一般乡镇(场):即国营马场、良种场、哈拉布拉克、苏木塔什、色帕巴依。

引导县域各城镇特色发展,形成综合服务型、精品养殖型、科技农业型、旅游服务型四类的职能分工体系。

综合服务型:阿合奇镇、哈拉奇、库兰萨日克。

精品养殖型:国营马场、哈拉布拉克。

现代农业型:良种场、色帕巴依。

旅游服务型:苏木塔什。

第二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县域统筹,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县城集聚,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重点乡镇建设,推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联动和集聚,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发展,促进产业、人口集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四大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快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不断推动城乡功能、环境、形象、品位迈上新台阶,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城乡新格局。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9%,建成区面积达到4.6平方公里。

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突出发展县城,按照“拓展新城、老城优化”的总体思路,形成“依河跨越,一城五区”的空间布局。做好老城土地挖潜,加强佳郎奇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和建设,走内涵集约、集聚式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升县城辐射和带动县域发展的能力。突出北坡生态防护林、托什干河生态绿化景观带和“一河两岸”湿地保护,改善沿托什干河生态环境,打造南疆地区“一衣带水、宜居宜业”生态旅游城市。积极推进沿托什干河综合经济发展带建设,构建工业集聚区、设施农业集中区、特色旅游经济区,形成一带三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园二城”——着力打造小微企业园区、佳朗奇新城和阿合奇县生态宜居宜游城市。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先地下后地上,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突出补短板,加大城镇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建设水平。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99%以上,燃气普及率9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努力把城镇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坚持建设扩容与管理增效相结合,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城镇管理走向城镇治理。加大城镇执法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沿街铺面外观、环境。提高市政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运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提高市政设施使用率。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消防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加强社区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加强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热爱城镇、建设城镇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城镇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边村、城中村改造,有序实施城乡结合部“村改居、乡改办”,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化,不断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积极推进农牧民变市民的进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优化村镇布局,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推进农村用地结构优化配置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道路、污水、垃圾治理项目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创建一批生态乡镇、美丽乡村。

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供排水设施:对现有水厂进行改扩建,供水能力达到1.15t/d;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处理能力达到0.75t/d

垃圾处理设施: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续建工程,日处理量达35/日。

城市供气:新建天然气门站1座,日供气10000立方米/日;新建1座加气站。

环境工程: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面貌。

第十一章建设生态宜居新边

落实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打造生态宜居新边城为目标,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理念,以规划为先导,推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抓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三项制度,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发展生态产业,发展与保护并重,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开创阿合奇县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严格保护重要水源、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和“防沙治沙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2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9.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工程3200亩、绿色通道工程、城市(镇)防护林和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封育河岸林和绿洲边缘荒漠林,加大天然林保护,禁止非保护性天然林采伐,恢复建设水源涵养森林植被。保护天然草场,进行草场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恢复草原水源涵养能力。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开展人工饲草基地建设,推进草畜平衡,遏制荒漠化趋势,保护好草原生态系统。加强托什干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托什干河两岸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生态治理。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大力推进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切实维护水生态系统安全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和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机制,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98%

第二节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

以城乡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强环境监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污染问题查处力度,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和乡村绿化力度,提高综合环境质量,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城乡环境。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村镇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托什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两岸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202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0%;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湖库水质趋于改善。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城市颗粒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噪声等污染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20,全县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的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

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加大城区绿色景观廊道建设,建设美丽绿色城区,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5%。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加强工业“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大农村绿化美化力度,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率。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进矿山土地复垦和退化土地治理,治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确保尾矿安全、环保存放,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

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力争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第三节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坚持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510公顷。禁止盲目开荒,严厉查处非法开荒和乱搭乱建行为。加大对闲置土地管理整治力度。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强化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全面实行节水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动工业节水和废水治理,逐步建立再生水回用系统,实现污水资源化,加快推进水价和水权综合改革,实行差异化水价机制,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到2020年,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实施全民节能行动方案普及节能知识,加强消费引导。健全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改和节能管理。全面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普及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完善能效标准和节约产品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加强节能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制度,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节能执法监察。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要求。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程,加强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三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着力降低碳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增强固碳能力。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普及,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①草原生态建设工程: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牧民定居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蝗虫鼠害测报站体系建设。②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③湿地保护工程: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色帕巴依乡湿地修复工程。④水利生态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托什干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阿合奇县、哈拉奇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①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完善工程。②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城镇集中供热及管网建设工程、面源烟气污染治理工程。③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⑤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清洁能源推广。⑥建成区绿化工程。

循环经济工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程,推广清洁生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工程:城市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改造。

第十二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摆在全县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激活创新创业主体,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第一节构建发展新体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法制型、廉洁型和节约型政府。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取消对农民种植养殖的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并联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和创新市场行为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规范政府投资管理;进一步强化企业投资自主权,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健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推进家庭、集体、合作社和企业土地经营新方式,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四、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劳动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改革,建立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健全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教师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五、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坚决废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放宽准入领域,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二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以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县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8个乡(镇)场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服务组织。强化科技信息宣传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加大农村科技资源开发力度,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提升科技信息服务能力。

二、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与内涵,形成可持续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县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产业化

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攻关和引进消化吸收步伐,重点解决农牧业生产、工业技术改造、信息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围绕“戈壁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广良种选育、高效种养、疫病防治、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农牧业先进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增值增效。继续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星火计划、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兴新等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和集成示范,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积极引导创办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增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度。“十三五”期间,培养20名特色农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力争使每个农户有1人熟练掌握1项实用技能。加强农牧民、干部、党员、企业职工、社区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科技与智力扶贫相结合,发挥科技示范园、经济合作社、农民协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科技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建立人才保障措施,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着力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按照引进和培养并举,重点以科技支疆为平台,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主要依托,以柔性引进为主要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水能、矿产等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扶持引导现有科技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用一部分急需的科技人才,引进、录用有真才实学的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使用、管理制度及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实行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工作实绩挂钩制度,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技术入股、技术承包,鼓励企事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农牧林示范性实体,支持科技人员在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中率先致富。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充分利用科技支疆、智力援疆平台,加大科技人才互派学习和对口培训,扩大干部和专业人才援疆规模。着力培养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人才、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和有关方面的特需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宽视野的党政人才。

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工程

科技场馆及设施建设:县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6个乡镇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完善8个乡(镇)场科技管理服务体系;佳朗奇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建设;在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内建成集新品种繁育、模式栽培与养殖、滴灌与节水等的试验与示范、技术推广、农牧民培训等各类科技活动的推广应用基地。

戈壁沙棘示范基地:库兰萨日克乡500亩优质戈壁沙棘示范基地建设。

第十三章扩大开放,深化援疆

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口援疆工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发格局。

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大对外开放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重点加快推进联接周边县(市)、口岸的交通通道建设,逐步形成与周边县市和毗邻国家互通直达、快速畅通的公路网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推进外向型农牧业和工业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出口中亚国家市场需求的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食品绿色农产品及加工业等积极搭建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外销平台,充分利用援疆、亚欧博览会、西洽会大型推介平台,在区内外大型超市、批发市场设立农产品专销区,展示、推介、宣传阿合奇特色产品,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强外贸人才培养,提升外贸工作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领域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加强同援疆省市在农业、经贸、文化、科技、生态及旅游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加强与周边县市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外资西移”、“内资西进”机遇,走内外招商并重,一、二、三产业并举、远近结合新路子,拓宽招商领域范围。加强招商网络和各种招商引资展会活动平台建设,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筹备、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省市优势资源,积极吸引内地企业来阿合奇投资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帮助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节深化对口援疆工作

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总目标,按照“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六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即更加注重扩大就业、更加注重抓好教育、更加注重人才援疆、更加注重向基层特别是农牧区倾斜、更加注重促进民族团结、更加注重反恐维稳能力建设,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

全面实施好江苏省无锡市“十三五”对口援疆规划,重点抓好就业和产业援疆、提高教育援疆水平、深化人才援疆、加大基层建设支持、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反恐维稳能力建设,完善援疆工作机制,创新援疆模式,努力开创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为阿合奇县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助推阿合奇县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四章强化规划实施

第一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合力推进规划实施的局面。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制度化建设,坚持以做好党建工作为基础,以“惠民”、“为民”为党建核心,切实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健全改进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坚持以锻造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构建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健全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为主线,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全力运行制约,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链接、整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促进阿合奇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发展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作用,做好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突出本规划引领发展的功能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

加强规划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促进规划有效实施,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

二、加大政策引导

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财政、金融、税收、价格、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要纳入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县政府要将约束性指标和各项任务分解到年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自治州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

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加强项目实施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更大力度推进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自治州的支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

四、健全规划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县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机制强化规划执行督查机制,加强县人大、政协对规划实施行为的监督检查,保障规划严格实施。

五、建立规划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规划中期评估与后期评估相衔接、政府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规范完善的规划评估体系,提高规划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建立规划实施调整和修订机制。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县人民政府需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7a5892586d294d419454e4f33d960b58
05e8b38dffa24fb79ec02806fa6c741f
解读文章